冷却水与反渗透系统智能化测控技术

2

  随着国家对环保生态的不断重视,各企业对水处理的投入越来越多,但重工业冷却水处理单价“断崖式下跌”,而这个低价却不是良性循环的结果,而是行业内的恶性竞争,而非技术进步;只最低价中标,处理成效不易考核;对用户、水处理企业、国家、民众是一个多输局面。

  水处理智能化如何体现?有什么作用?

  目标:1.更快的响应:对系统异常变化作出响应,避免事故,减少损失;2.更低的综合成本:节水、节药剂、节能;3.更少的人工参与:现场体力工作强度,现场对技术人员的依赖;4.更多的技术积累:不再依赖师徒传承来培养水处理人才。

  手段:1.通过在线仪表获得更多种类、可高频率、稳定可靠的水质数据和运行数据;2.利用水处理过程的机理模型和统计模型,对不同地域、行业的水系统进行优化控制

  解决一些具体问题:1.水质多变的多水源作为补水;2.动态配方:多单体现场调节;3.多目标优化:性能、成本、安全;4.大规模分散式小微统的管理(千~万级)

工业水处理测控基础

  循环冷却水的现场管理的目标:确保现场的可控因素是在化学水处理方案的边界条件之内:确实保证不了的,需要水处理企业调整化学水处理方案,以适应新的边界条件。

  边界条件
(1)换热器的换热强度、金属表面温度、冷却水流速
(2)补充水的水质、比例关系与用量
(3)应用现场的气候条件:湿球温度、通风条件
(4)冷却塔本身的性能条件:风量、填料面积(5)补水水量与排水水量限制
  循环水现场的管理
(1)水系统浓缩倍数的控制,限制性因素:碱度、钙离子、氯离子等(2)缓蚀阻垢剂的投加,实现循环水中药剂浓度的平稳
(3)各类杀菌剂的有效投加
(4)日常水质的检测,并根据水质与运行工况及时调整以上几项的管理(5)对于系统出现的异常,如物料泄漏、加酸过量或不足等,及时发现,快速处置。

循环水水处理监测指标:PH值、电导、ORP、浊度,药剂浓度

  水处理智能化:

1.高效率服务保障分配模式;

2.让数据多跑,让人少跑;

3.远程监控中心为用户保驾护航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