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硫酸铵

过硫酸铵

   

过硫酸铵(Ammonium persulphate),也称过二硫酸铵,是一种铵盐,化学式为(NH4)2S2O8,分子量为228.201,有强氧化性和腐蚀性。

过硫酸铵被广泛地用于蓄电池工业。它还用作聚合的引发剂、纤维工业的脱浆剂,并可用作金属及半导体材料表面处理剂、印刷线路的刻蚀剂,还广泛用于石油开采的油层压裂,面粉和淀粉加工业、油脂工业, 在照相工业上用来除去海波。

中文名 过硫酸铵 熔    点 120 ℃(分解)
外文名 Ammonium persulphate 密    度 1.98 g/cm³
别    名 过二硫酸铵 外    观 白色结晶性粉末
化学式 (NH4)2S2O8 安全性描述 S22;S24;S26;S37
分子量 228.201 危险性符号 Xn
CAS登录号 7727-54-0 危险性描述 R8;R22;R36/37/38;R42/43
EINECS登录号 231-786-5 UN危险货物编号 1444

主要用途

检定和测定锰,用作氧化剂。漂白剂。照相还原剂和阻滞剂。电池去极剂。用于可溶性淀粉的制备;用作醋酸乙烯、丙烯酸酯等烯类单体乳液聚合的引发剂,价格便宜,所得乳液耐水性较好;还用作脲醛树脂的固化剂,固化速度最快;亦用作淀粉胶黏剂的助氧化剂,与淀粉成分中的蛋白质反应提高粘接性,参考用量为淀粉的0.2%~0.4%;也用作金属铜表面处理剂。用作制造过硫酸盐和双氧水的原料;还用于金属板蚀割时的腐蚀剂及石油工业采油;食品级用作小麦改质剂、啤酒酵母防霉剂

危险性

危险性类别:第5.1类氧化性固体

健康危害: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和腐蚀性。吸入后引起鼻炎、喉炎、气短和咳嗽等。眼、皮肤接触可引起强烈刺激、疼痛甚至灼伤。口服引起腹痛、恶心和呕吐。长期皮肤接触可引起变应性皮炎。

燃爆危险:本品助燃,具腐蚀性、刺激性,可致人体灼伤。

在低浓度水溶液中挥发较少。

急救措施

皮肤接触: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,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。就医。

眼睛接触:立即提起眼睑,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。就医。

吸入: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。保持呼吸道通畅。如呼吸困难,给输氧。如呼吸停止,立即进行人工呼吸。就医。

食入:用水漱口,给饮牛奶或蛋清。就医。

消防措施

危险特性:无机氧化剂。受高热或撞击时即爆炸。与还原剂、有机物、易燃物如硫、磷或金属粉末等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。

有害燃烧产物:氧化氮、氧化硫。

灭火方法:采用雾状水、泡沫、砂土灭火。

泄漏处理

隔离泄漏污染区,限制出入。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(全面罩),穿防毒服。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。勿使泄漏物与还原剂、有机物、易燃物或金属粉末接触。

小量泄漏:用砂土、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。收集于干燥、洁净、有盖的容器中。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,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。

大量泄漏: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。

防护措施

呼吸系统防护:可能接触其粉尘时,应该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。高浓度环境中,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。

眼睛防护: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。

身体防护:穿聚乙烯防毒服。

手防护:戴橡胶手套。

其他防护:工作现场禁止吸烟、进食和饮水。工作完毕,彻底清洗。注意个人清洁卫生。

毒理学

急性毒性LD50:689 mg/kg(大鼠经口)